东南科技大学落实大学社会责任(USR)推动地方创生,学生化身种子教师点亮社区希望

各大媒体报导
经济日报 https://user105278.pse.is/7su8d4
蕃薯藤新闻 https://user105278.pse.im/7suduv
台湾产经新闻 https://user105278.pse.is/7sur9j
公民新闻 https://user105278.pse.is/7suszh


This is an image
东南科技大学休閒事业管理系学生于「种子教师培训」课程中专注投入蝶古巴特手作创作,课堂气氛温馨热络,学习氛围十足。 东南科大/提供

在高等教育日益强调社会责任的当下,东南科技大学以温柔坚定的步伐,持续耕耘地方创生与社区共荣的使命。休閒事业管理系推动「地方创生:文创产品教学与推广」大学社会责任(University Social Responsibility, USR)实践计画,透过「种子教师培训」课程,将学生带入社区、走进人群,让教育不再只是在教室内知识的传授,而是改变与社区连结的力量。

This is an image

学生专心进行拼贴构图与技法实作,透过层层贴纸与花草素材,感受地方记忆与情感的传递,展现文化美学的落地实践。 东南科大/提供
 

「地方创生:文创产品教学与推广」结合艺术、文化与教育的USR计画,以蝶古巴特文创技艺为核心,课程涵盖棉纸肌理处理、拼贴构图、茶染花瓣的应用、边缘燻烧及保护漆涂布,学生们在课堂中全程实作,每张作品都注入个人情感与地方记忆。然而,这不只是一门手作课,更是一场文化的共创旅程。担任课程活动指导的李秀琴老师分享:「我们要的不只是做出一张漂亮的花草纸,而是让社区长者、小孩与学生,在这张纸上,找回对土地的记忆与情感。」

课程中,一位平时鲜少接触手工艺的学生在练习作品时,当李秀琴老师询问他的设计理念,他忍不住哽咽:「他说:『我想把这张作品当作送给阿嬷的礼物,因为这上面的花是她最喜欢的。』」如此真挚的情感,成为活动中最动人的一幕。This is an image
学生细致处理纸浆纹理与染色效果,准备进行压纸与干燥步骤,为地方创生文创产品打下紮实基础,培育未来推广人才。 东南科大/提供

更令人敬佩的是,参与的学生不仅专注于技艺的学习,更怀抱着将所学回馈社会的热忱。未来,他们将化身为「地方创生文创产品种子教师」,深入社区担任文创推广的桥梁。他们把技术转化为教学能量,设计教案、带领居民一同创作,透过共学共作的过程,促进跨世代的理解与连结,并进一步强化社区的文化认同与凝聚力。

而USR计画的影响远不止于此。透过「挖掘社区DNA」的教学设计,学生与教师一同走访社区,同时发掘具有潜力的手工艺人才,协助其提升创作与行销能力,进而培育为地方产业的新生力量。鼓励社区参与在地市集展售,为地方经济注入活力与生机。

This is an image
学生两两分组合作练习文创工艺教学制作作品练习。 东南科大/提供

在空间活化方面,东南科技大学团队也引导社区居民将閒置空间转型为文创展售据点,结合艺术聚落与共享厨房等元素,使社区资源获得再利用,提升生活品质,也呼应联合国永续发展目标(SDGs)中的永续城乡(SDG 11)与责任消费(SDG 12)等核心精神。

休閒事业管理系李秀琴老师指出:「这场行动让我们看见教育的力量,不只是改变个体,更能够促进地方整体的发展与永续。我们希望学生学到的不只是技能,而是一种责任感,去服务社会、连结人与人。」计画亦涵盖优质教育(SDG 4)与促进经济成长(SDG 8)等面向,东南科技大学以实际行动诠释「大学社会责任」的精神,将专业知识深植于教育中,更透过课程与社区实践交织,让地方创生不再只是口号,而是活生生的改变历程。

未来在都市边陲的深坑等地,期许由学生与居民共同参与的地方创生行动,能悄悄改变人与土地的关系。在手作课程的过程,种下深远的文化种子,也让年轻人更贴近自己的社会角色。东南科技大学正用一双双年轻的手,抚摸这片土地的纹理,将学术转化为真实温暖的社会贡献。这是一场关于共好、关于共感、关于未来的旅程。在曾经被忽略的土地上,东南科技大学的USR计画将悄悄绽放希望的花朵,点亮社区,也点亮教育与社会责任的信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