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设计连结永续未来」旗山农创驿净大赛 东南科大室设系获佳绩 为未来永续发声
各大媒体报导
经济日报 https://user295607.pse.is/838vlu
蕃薯藤新闻 https://user295607.pse.is/838y53
公民新闻 https://user295607.pse.is/838x2x
台湾产经新闻 https://user295607.pse.is/838xcl
太平洋新闻 https://user295607.pse.is/838vzx

团队成员(左至右:吴建谚、曾宝葳、林妍颐、张宇助),以废弃材料打造结合文化与功能的装置艺术,为地方注入永续新能量。 东南科大/提供
在创意与环保理念激荡之下,一座座以再生材料打造的装置,悄然在高雄旗糖农创园区绽放生命力。东南科技大学室内设计系师生参加「旗糖农创《驿.净》自造厂装置艺术竞赛」,以融合环保、地方文化与艺术的设计作品「介线」夺得第三名佳绩,成为永续与美学实践的典范。

东南科技大学室内设计系《介线》团队荣获旗糖农创《驿.净》竞赛第三名,展现环保创意与永续精神,右二为指导老师杨骐瑜老师。 东南科大/提供
竞赛以「结合农村创生与设计创新」为核心理念,呼应SDGs第11项「永续城乡」及第12项「责任消费与生产」目标,鼓励青年设计师以创意回应地方转型与净零排放愿景。东南科技大学室内设计系由杨骐瑜老师带领,四位学生林妍颐、曾宝葳、吴建谚、张宇助组成的团队,以作品《介线》展现出如何透过设计,让环保成为一种生活态度,也成为城市转型中的美丽风景。

得奖作品《介线》为游客提供舒适休憩空间,也传递绿生活理念。 东南科大/提供
让废弃物重生,轮胎、废木化为艺术与功能并存的空间装置《介线》作品由三大装置构成「树环」遮荫亭、「橡旗」休憩椅与「示线」导览指示牌。所有装置皆使用废弃轮胎、木材、竹编与汽车零件等二手材料制作,赋予旧物新生,体现了「资源循环再利用」与「绿色设计」的永续精神。
「树环」为遮荫与遮雨空间,顶部采用传统竹编制成顶帐,兼顾实用与视觉美感,也让自然光影在地面上投下流动的艺术痕迹。「橡旗」系列椅子则别具巧思,每张椅面雕刻旗山地标如糖厂烟囱、老街山景,并以高雄市徽五色妆点,将地方文化浓缩于一椅之上,使每一次坐下都成为认识土地的旅程。
导览指示装置「示线」,将高雄旗糖农创园区的动线设计转化为地景艺术,融合园区历史元素与视觉插图,实用更兼具观赏与教育意义,成为园区内深具辨识度的文化地标。
设计让文化延续,让环保落实生活,师生在竞赛中获得肯定,不只是技术的讚许,更是东南科技大学长年推动「环境永续教育」的成果展现。
东南科技大学室内设计系刘懿瑾主任表示:「我们相信设计不只是表面美感,更应该成为改变社会的力量。小装置,大改变,从地方出发,拥抱永续未来,透过教学与实作,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创意解决环境与社会问题,是我们坚持的。」
参赛作品《介线》以简约自然的造型、在地文化的呈现与环保材料的运用,回应2050净零转型的全球议题,也具体实践东南科技大学对永续社会的承诺。环境保护不是口号,而是我们可以共同实践的日常。透过再生材料,赋予废弃物第二次生命;透过设计,让美感与环境共融。
未来,东南科技大学室设系将持续秉持「创意、实作、永续」三大教育核心,培养更多有责任感、有视野的设计人才,为地球与社会设计出更美好的可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