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房中綻放的微笑 東南科大表演藝術系「藝起傳愛・溫暖病房」用表演擁抱生命每一刻
各大媒體報導
經濟日報 https://money.udn.com/money/story/5723/8693805
蕃薯藤新聞 https://n.yam.com/Article/20250423572071
公民新聞 https://www.peopo.org/news/805173
台灣產經新聞 https://reurl.cc/aeZZOX
太平洋新聞 https://reurl.cc/mxRRgY
貴新聞 https://reurl.cc/3K662V

歡笑感染整個病房,東南科技大學表演藝術系與萬芳醫院醫護人員攜手傳遞生命的溫度。 東南科大/提供
陽光斜斜灑進萬芳醫院的病房走廊,原本只是治療的平凡時光,卻因為一場特別的表演,而變得格外不同,來自東南科技大學表演藝術系的學生,走進醫院,用笑聲、用表演、用真心,點亮一個又一個病床前的眼神。

表演者流浪先生黃崇竣與一名手上插著點滴的小男孩互動。孩子望著他,那份眼神的光亮,是病房中久違的希望與童心。 東南科大/提供
名為「藝起傳愛・溫暖病房」的關懷展演,是東南科技大學表演藝術系落實大學社會責任(USR)實踐計畫的行動之一。透過小丑、默劇、魔術、音樂等表演形式,學生將自己平日在課堂中所習得的藝術語言,轉化成療癒的力量,進入病房的交誼廳,與病患進行最真實的互動。
最令病房裡孩子與家屬難以忘懷的,是表演者「流浪先生:黃崇竣」。他以紅鼻子小丑造型現身,沒有台詞對白,而用最純粹的肢體、眼神與表情,展開一段獨角戲般的溫柔旅程。
「我以為他已經不會笑了…」一位患有疾病的病童,已經在醫院住三個月。媽媽說,他因身體的不適而變得安靜而憂鬱,「每天陪他,最常見的就是垮著的表情…」但就在那天,病童看著流浪先生的表演,從微微揚起的嘴角,到最後忍不住拍手與大笑,那一刻,媽媽的眼淚再也止不住了。「我真的以為,他已經不會笑了。謝謝你們,讓我看到我的孩子,像孩子一樣笑了。」媽媽激動地分享。
在萬芳醫院病房裡,孩子與長者們靜靜地坐著等待演出。表演以無聲的肢體劇進行演出,將病房瞬間變為沒有邊界的劇場,生命在此刻因藝術而閃光。 東南科大/提供
這樣的畫面,在每一位病患的眼神接觸,都是一個小小的奇蹟。也有許多病患原本抗拒互動,但當音樂響起,當小丑在默默地送上燦爛的笑容,原本冷漠的臉龐,也漸漸展現出微笑的弧度。
「我們不是要表演給他們看,而是想要『陪』他們一起走過。」表演者黃崇竣分享他的心境。表演者與觀眾的關係不再是舞台與觀眾席,而是面對面的生命共振。即便沒有華麗的燈光與劇場效果,但在病房之間誠懇的「表演」,都直指人心。
沒有一句台詞,卻讓人笑中帶淚,看似難以打開的行李箱,卻藏著無限驚喜。流浪先生用誇張而真摯的肢體語言演出,逗得孩子與家屬捧腹大笑。 東南科大/提供
展演活動觸動病患與家屬的心,也深深影響著參與的人。許多的分享回饋提到,第一次體會到「表演」並不是為了掌聲,而是陪伴;不是要「表演得多好」,而是能否「真誠地給予溫暖」。這些微小的、無法量化的片段,正是藝術最珍貴的價值。而這份價值,透過大學社會責任(USR)實踐計畫行動,正在東南科技大學表演藝術系中,慢慢發酵、擴散。
讓表演走入生命,「藝起傳愛・溫暖病房」不是單純一場活動,而是一種讓表演藝術教育走進真實人生的實踐。戴上小丑的紅鼻子,走進陌生的病房,說一個不用說出口的故事,只為換來一個笑容。藝術不再只是課堂中的技能,而是改變世界的方式。影響的力量,不需要震耳欲聾的掌聲,只需要聽到一句:「謝謝你,我今天好像真的比較不痛了。」而這一句話,已足夠讓表演藝術獲得真正的價值。